工業化、信息化融合應該不是一個新問題,因為“兩化”的結合在十六大就提出了,深度融合在十七屆五中全會也提出來了。十八大對“兩化”深度融合的最大貢獻是,把它和工業化、信息化、城鎮化、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放到了一起,放到了一個有機的體系當中。在“四化”當中,首先應該關注工業化和信息化。當前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們是發展中國家,是初級階段。發展中國家的一個特點就是工業化沒有完成,所以我們要繼續完成工業化任務。從世情來說,當前人類總體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,因此,破碎設備行業在完成工業化任務的同時又得適應信息化潮流。
“我們過去理解的‘兩化’融合是把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工業領域。把這個視野和思路拓寬了。”高層提出“兩化”融合首先是實體經濟的融合,而實體經濟不僅僅指制造業,也不僅僅指工業和第二產業,也包括第一產業在內,這樣就體現了“四化”已被作為一個整體。
“也就是說,今天的‘兩化’深度融合也應該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。”這是一個真正的突破口。這其中包括振興第二產業,改變工業大而不強這種局面,也包括改變傳統農業落后的局面。高層認為:西方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,不約而同地走了一條“先增長,后治理”的道路,我們國家過去也有這個現象。現在,我們必須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,建設生態文明,建設美麗中國,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程破碎設備化道路。
本頁面鏈接地址:http://www.qidongtuan.com/news1344.aspx